May 29, 2016

天生的「二元論者」

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(來源:維基百科
笛卡兒(René Descartes)的心物二元論(dualism)出自他的《沉思錄》(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, 1641)。他的沉思結果是我思故我在,心靈一定是真的,身體則未必是真的,於是導出「思維物」(res cogitans,即"thinking substance")與「延伸物」(res extensa,即"extended substance")的分別,也就是心靈與身體的二元區別。笛卡兒還認為心是人類所獨有,動物則只有身體而無心靈,是不具備精神世界的「動物機械」(beast-machines)。

既然心物有別,那麼心物之間總需要某種連結吧,否則心靈如何感知、如何役使呢?笛卡兒對此提出的解釋是,聲、光、溫、觸等等物理刺激首先被轉換成神經信號,接著進到我們的神經中樞,再轉換為某種可進入意識的介質。此解釋被丹尼特(D. Dennett)稱為「雙重轉換的迷思」(the Myth of Double Transduction)[1]。笛卡兒還進一步猜測,位在大腦中央的松果體(pineal gland或epiphysis,即圖示中的水滴狀物)很可能就是物質與心靈的轉換介面所在。

現代科學家大多和丹尼特一樣,大致認為以物質為基礎即可解釋意識或心靈,並不存在所謂的「第二階段的轉換」,而各種程度的意識是由演化過程所造就。不過相信許多人也和我一樣,因為難以將「一定不會錯的」自我視為「幻覺」,而對唯物主義的解釋有所疑惑。

抱歉扯遠了!本文其實意不在探討困難的心物問題(mind-body problem),而是要談談心理學上的「二元論」。

首先請觀賞這部1944年科學家設計的小卡通 [2]:


請問你看見什麼了呢?

是某種霸凌、打鬥、玩耍、搞破壞的場面嗎?

還是像這樣呢:
「大三角形進入長方形。有一個小三角形和圓形。大三角形出來,形狀互相碰撞,小的圓形進到長方形裡面,大三角形和圓形都在一個盒子裡。小三角形和圓形互相繞了幾次,有點再對方周圍游移不定,可能是因為磁場的關係吧。後來它們就離開螢幕了。大三角形便得像一顆星星——大衛之星,然後把長方形打破了。」
這段描述來自一位智商正常的自閉症少年。[3]

自閉症患者的答案顯然和常人不同。一般人會不假思索地以擬人論(anthropomorphism)的方式來描述卡通中的「故事」,例如「三角形在追圓形,圓形很害怕,想要躲起來」。自閉症患者的描述則少了人味、缺乏連貫的敘事,並且異常客觀。

我們是天生的「二元論者」


腦科學大師葛詹尼加(M. Gazzaniga)在《大腦、演化、人》[4]中以直覺物理學(intuitive physics)和直覺心理學(intuitive psychology)稱呼兩種人腦看待世界的推理系統。保羅.布魯姆(Paul Bloom)在《笛卡爾的Baby》(Descartes' Baby, 2004)[5]有最早的清楚說明,他主張人天生就具備兩種看世界的方式——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,布魯姆稱這樣的心智能力為「常識二元論」(commonsense dualism)。

精神世界的推理系統即心智理論(theory of mind),使用此系統時我們預設對象有思想、慾望、情緒、感受並據此施展行為,此種推理系統的建立對孩童的社會發展非常重要。物質世界的推理系統則是為了因應一般日常的物理規律,如發展心理學家伊莉莎白.史佩克(Elizabeth Spelke)所列舉:(1) 凝聚性(cohesion;可以一起拉動的便是一體)、(2) 固體性(solidity;不可穿透)、(3) 持續性(continuity;物體運動時不會憑空消失)、(4) 接觸性(contact;物體被接觸受力才會移動)。

前述自閉症少年對小卡通的描述即是直覺物理學的,正常人則會很自然地使用直覺心理學來解讀影片。我在〈心智理論的由來〉一文曾提到丹尼特所歸納的認識世界的三種立場,若按照丹尼特的術語,直覺心理學心智理論就是他所說的意向立場(intentional stance)直覺物理學則等同於物理立場(physical stance)。

雖然直覺物理學和直覺心理學是天生的,但都不是一出生就會,而是需要適當的刺激才會在特定的年齡發展成熟。孩童一般在四歲可以通過「錯誤信念測試」(false belief task)[6]。

布魯姆表示,像笛卡兒這樣將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一分為二,其實是人人都具有的傾向。布魯姆在書中還將討論延伸到自閉症、藝術、道德、信仰等等議題。接下來我只就自閉症與信仰的部分進行討論。

心智理論與自閉症


巴倫柯恩(Simon Baron-Cohen)認為,自閉症與病態人格者(psychopath)分別是因為認知同理(cognitive empathy)與情感同理(affective empathy)的缺陷 [7]。情感同理與認知同理其實分別就是薩奇(Jamil Zaki)的同理心模型的第一層(情緒感染)和第二層(心智理論),可參閱〈Jamil Zaki:同理心的神經心理學〉。不過這當然是過度簡化的說法,這個二分的圖表忽略了一種可能性,那就是還有一類人是兩個層次的同理心皆弱化,其表現不也可以是自閉症嗎?(左下的紅勾勾可能要改成三角形。)另外還要注意的是,認知同理的缺陷只能解釋社交方面的淡漠,沒有辦法解釋全部的自閉症症狀。

巴倫柯恩:自閉症與病態人格的同理心有不同缺陷(截圖自 [6]
《笛卡爾的Baby》也引用了巴倫柯恩的說法,他說自閉症患者缺乏社交技巧背後的問題就是「心盲」(心智理論不運作)。我們或許可以說男性天生就是輕微的自閉者,有許多嬰幼兒觀察的證據支持此說法:女嬰偏好注視人臉、男嬰偏好會動的機械玩具;睪固酮(testosterone)越多,眼神接觸越少;女孩在錯誤信念測試的成績普遍高於男孩,也較善於解讀臉部表情或肢體語言;男孩的同理心失調問題比女孩盛行,例如自閉症、行為規範障礙(conduct disorder)和病態人格。

我非常喜愛的神經科醫師兼作家薩克斯(Oliver Sacks)曾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〈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〉[8],主角是後來上過TED演講台的天寶.葛蘭丁(Temple Grandin)[9]。根據薩克斯的書寫,天寶自述無法以直覺理解他人一舉一動背後的意義,彷彿人類的社會是複雜的外星人系統,而她就像是研究外星人的「人類學家」,得靠長久的分析與反覆練習才能勉強理出頭緒、學會面對人的應對進退。她的著作中的自我描繪也顯示出認知同理(心智理論)的缺陷,例如:「我對小說不感興趣,裡面的人際關係太過複雜,而且我實在記不得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。」

另一方面,在情感同理的面向,天寶深深地對牛隻的痛苦有所同情,她認為動物也是有感情與感受的。她所設計的牛隻屠宰流程力求人道,旨在將牛隻的驚嚇與恐懼減到最小。天寶曾拜訪動物行為學大師史金納(B. F. Skinner),但當她聽到史金納的看法時非常失望:「我們不必了解頭腦如何運作——它只是受制約的反射作用罷了。」讀到這裡我突然領會,原來堅持以純制約理論理解動物的主張,某種程度來說和病態人格沒什麼兩樣。

常識二元論的副作用


自閉症患者在該使用直覺心理學時卻只能拿出直覺物理學,相反地,正常人則很容易把直覺心理學套用在人以外的事物!

心智理論讓我們從人的形骸中看見心靈,我們似乎也因此容易認為萬物的背後都有一個「本質」。這樣的本質論對科學或醫學發展是好的,幫助我們找到物質世界的運作法則、找到疾病背後的成因。但本質論可能還有其他效應,例如柏拉圖所認定的,永恆不變的「理型」,甚至是延伸出靈魂不滅、死後來生的概念。本質論還有個很糟糕的效應,那就是根據膚色、語言、習俗等等產生種族之分。

另一項心智理論的效應是把人造物的概念延伸到自然物。我們知道時鐘是為了看時間、桌子可以置物,其設計背後都有預定的功能,這是人造物的本質論,其實就是丹尼特所說的設計立場(design stance)了。若我們將人造物的本質論延伸到自然物甚至整個環境,那勢必還要有一個造物者......至此神的概念呼之欲出,自然物成了「神造物」了。培里(William Paley)在他的《自然神學》[10]中以精密的鐘錶類比複雜的自然與生物,藉此論證上帝存在,便是這個道理。

心理學家黛博拉.克萊曼(Deborah Kelemen)指出,小孩有「氾濫性目的論」("promiscuous teleology")的傾向。以自然物、生物、人造物問學齡前兒童「是做什麼用的?」("What's the X for?"),都非常容易引導出目的論的答案,例如獅子是「為了到動物園去」、山是「為了去爬」。成人則有較成熟的分辨能力,他們會回答人造物和生物體部件的功能,但問及生物體個體和自然物的目的時則認為沒有意義 [11]。伊凡斯(Margaret Evans)進一步測試基本教義派家庭和世俗贊同演化論的家庭,發現不論兒童生長在哪種家庭,對萬物起源的問題都一致傾向選擇有造物者的看法。

唯物的演化論解釋之所以難以被完全接受,便是因為人很難拋棄本質論與代入意圖的推理傾向(即目的論思考)。另外,相信自然是為我們設計的,也為我們的生存提供情緒支持。

綜上所述,正常的心智理論似乎是宗教之心的必要條件,那麼自閉症患者的缺陷是否也造成宗教之心的喪失呢?天寶對上帝問題的思考可以給我們一些暗示,她說:「我高中時便認定,上帝是決定萬事萬物的力量......自然界裡,粒子與其他無數粒子纏結,所有粒子彼此互動。我們可以推測,這些粒子的纏結作用會為宇宙創造一種意識。這就是我當前概念中的上帝。」......這是異端邪說吧?

傑西.貝林(Jesse Bering)在《信仰本能》(The Belief Instinct, 2011)中也以心智理論的「超展開」解釋宗教,內容提及克萊曼的「氾濫性目的論」和巴雷特(Justin Barrett)的「超敏感行為偵測器」(hyperactive agency detection device, HADD),比《笛卡爾的Baby》的討論更為精采而全面。

結語


心智理論的運作或許可以這樣說明:有犯罪現場或受害者就有嫌犯,有嫌犯就有犯案動機和做案手法,犯案動機來自嫌犯的思想、慾望、情緒,以及造成此心智狀態的環境刺激。只要環節中的某些線索出現,我們就會想要拼湊出完整的故事。

這讓我聯想到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的四因說(the four causes),這個認識論架構至今仍顯得很有智慧,曲解也好、改良也好、活用也好,它都讓我們不輕易遺漏探查萬事萬物的可能視角。下圖是我粗略的對應(不知道算不算瞎比附?):

四因說與常識二元論(來源:自製)
四因說以最簡單的例子說明就像這樣:桌子的質料因(material cause)是木頭、形式因(formal cause)通常是四隻腳撐著一個板子、動力因(efficient cause)是木工師的打造、目的因(final cause)是要給人放東西。按照唯物的解釋,質料因與動力因(物質與其交互作用)其實已經可以說明大自然的一切,例如門齒、犬齒、臼齒各有不同形式與目的,其實都可以在演化論的架構下以遺傳和發育解釋,但反過來說,假如少了形式與目的的思維,我們將很難理解不同功能的牙齒如何產生。

目的因套用在人的行為或人造物相當自然,但亞氏堅持生物也有「目的」(telos)。他以生物有「實現的潛能」(例如橡實長大會成為橡樹)說明之,但其實此證明以現代遺傳與發育的知識便可輕易概括(被打回質料因與動力因)。亞氏之所以執著於生物的「目的」,是否是常識二元論的幽靈在搞鬼呢?我的想法是他其實是以潛能與實現論本質,原本代表意圖的目的因被實現潛能的概念借用了。這種巧妙的借用值得我們深思,由心靈所開展出的目的論思考,就算套用在與意圖無關的事物,或許也不全是虛妄的?

我樂觀地認為,直覺心理學與直覺物理學是可以並行不悖的,或許我們可以對自己這樣期許,練習做一個平衡的二元論者,讓思想多元靈活、也看得更清楚。

--

參考資料:

[1] 出自丹尼特的著作《萬種心靈》(Kinds of Minds, 1996)。
[2] Heider, F., and Simmel, M. (1944). "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."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: 243–59.
[3] Klin, A. (2000). "Attributing social meaning to ambiguous visual stimuli in higher-functioning autism and Asperger syndrome: The social attribution task."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1: 831–46. [PubMed]
[4] Michael S. Gazzaniga. (2008). Human: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Your Brain Unique.
[5] Paul Bloom. (2004). Descartes' Baby: How Child Development Explains What Makes Us Human.
[6] 錯誤信念測試最早由丹尼特提出,目的是測試觀點取替的能力。可參考此網頁的第一例說明:http://www.theoryofmind.url.tw/firstorder.html
[7] 可參閱巴倫柯恩的TEDx演講〈同理心的腐壞〉。
[8] 該文收錄於薩克斯的同名著作《火星上的人類學家》(An Anthropologist On Mars: Seven Paradoxical Tales, 1995)。
[9] 天寶.葛蘭汀:〈世界需要各種思維的人〉(2010)
[10] Willam Paley. (1802). Natural Theology: or, Evidences of 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the Deity; Collected from the Appearances of Nature.
[11] Kelemen D. (1999). "The scope of teleological think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." Cognition 70(3):241-72. [PubMed][全文]

延伸閱讀:


Last edit: Jun. 9, 2016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