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r 17, 2016

Jamil Zaki:同理心的神經心理學

耶魯大學心理學系的June Gruber博士錄製了一系列「情緒專家訪談」(Experts in Emotions) ,本集訪問神經心理學家Jamil Zaki博士,主題為同理心(empathy)。我注意到這位學者是因為在Understanding Other Minds, 3rd ed.讀到他的文章,與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的版本 [1] 大意雷同,他相當清楚地解說目前同理心腦科學研究的兩大主流:(1) ESS(experience sharing system),對應的是德瓦爾(Frans de Waal)的同理心俄羅斯娃娃模型 [2],以鏡像神經元和「情緒感染」為核心、(2) MSAS(mental state attribution system),對應薩克絲(Rebecca Saxe)以心智理論為基礎的同理心模型 [3]。更難得的是他提出了整合的構想令我相當驚艷!這個訪談算是淺白的概說。



訪談摘要(大意,非逐字稿):

問:你是如何對同理情緒產生興趣的呢?
答:
大概是受到我祖母的影響吧,她是我見過最有同理心的人了!從小就受她耳濡目染引發我對同理心的興趣。

問:同理心的組成是什麼呢?
答:
同理心其實是多面向的(multifaceted)、多層次的,沒有很好的單一定義,我認為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部分: 
(1) 經驗共享(experience sharing)或情緒感染(emotional contagion),也可以戲稱為比爾.克林頓效應("Bill Clinton effect"); 
(2) 心靈內化(mentalizing)或心智理論(theory of mind),也就是觀點取替(perspective taking)或「穿別人的鞋子」; 
(3) 動機層次,決定我們的最終作為。 
舉例來說,對於討厭的人我們可能在前兩個層次感受到他受苦了,但是在動機層次不願意幫助他,甚至在第二層就產生他活該的想法。病態人格者(psychopath)也是一個例子,他們非常精於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,但是缺乏第一層基本的同理感受。

問:同理(empathy)和同情(sympathy)、憐憫(pity)有什麼不同?
答:
就憐憫來說,憐憫並不是真正的同理,它只用到同理的第二個層次,除此之外未必會在第三層有所作為。

問:目前為止最棒的發現是什麼?
答:
近來的神經研究已經確認,同理心的不同的心理成分確實有對應不同的神經基礎。例如鏡像神經元(mirror neurons)在自己發生或看見別人發生動作、疼痛、報償(motor、pain、reward)時都可以觀察到活性,可以稱之為神經共振(neural resonance)。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系統對應到心智理論,包括內側前額葉皮質(medial prefrontal cortex, mPFC)和後側扣帶迴(posterior cingulate, PC)等等。兩組神經系統分別對應到情緒同理(emotional/affective empathy)與認知同理(cognitive empathy)。不過在真實生活中,我們並不會只用到其中一個系統,例如我們看見一個人流淚,或許會根據他的表情認為他很傷心,但當我們獲得更多情境資訊(contextual cues),知道其實他剛比賽完獲得金牌,就知道他的表情其實是喜極而泣。真實情況是兩個系統的配合。

問:根據你的神經研究,你認為同理心是人類獨有的嗎?
答:
目前證據顯示黑猩猩等靈長類有心智理論,但程度不及人類。情緒感染則廣泛見於哺乳類,連老鼠都有,但老鼠似乎沒有與人類相應的腦區。

問:這意味著動物與人類具備不同程度的同理心嗎?
答:
沒錯,與我們最相似的動物也沒有如人類一般發展完全的(full-fledged)同理心。

問:該如何培養人們的同理心,建構更有同理心的社會呢?
答:
史蒂芬.平克(Steven Pinker)在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》(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)中主張,人類社會已經越來越不暴力,我們正處在史上最和平的時代,現代人對於受苦有很強的趨避反應。觀點取替介入(perspective-taking intervention)可以有效促進人的同理心,我們必須促進不同群體、不同意識形態人士之間的互相理解和對話。冥想(meditation)也已被證明可以促進利社會行為(prosocial behavior)。我們甚至可以嘗試透過線上介入(online intervention)納入更廣泛的人群作觀點取替練習。

問:這個領域的前景為何?
答:
如何在真實情況中,對兩個大腦系統的運作有整合的了解,是接下來要努力研究的。

問:對學生後進的建議?
答:
同理心的腦科學尚年輕,我鼓勵年輕人除了關注於現在的進展,也應該努力找到理論之中尚未填補的空隙(gap),去找到尚未發現的國度("undiscovered country")。

--

[1] Jamil Zaki and Kevin N Ochsner. "The neuroscience of empathy: progress, pitfalls and promise"Nature Neuroscience 15, 675–680 (2012).
[2] 可參閱德瓦爾(Frans de Waal)的文章 "The evolution of empathy"(2005);中譯〈同理心的演化〉。
[3] 可參考薩克絲(Rebecca Saxe)的TED演講 "How we read each other's minds"(2009)。


Last edit: Apr. 30, 2016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